时间:2023-06-02 02:25:55 作者:iie8z94hi7 浏览量:45865
视频 校花调教妍妍女王踩踏
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都本伟(正厅级)涉嫌受贿一案,由辽宁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,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日前,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、滥用职权罪对都本伟作出逮捕决定。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 病毒仍在变异,疫情尚未结束。请广大居民积极配合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,加强个人防护,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认真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。 5月7日(周六,不限行工作日)是节后工作周最后一个工作日,受尾号不限行因素影响,预计早、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情况较为突出,路网早7点左右进入拥堵状态,持续至11点左右结束;16点进入拥堵状态,持续至20点30分左右结束,全天轻度及以上拥堵持续时间约8小时30分钟,晚高峰时段峰值预计均将达到“严重拥堵”级别。 这次合练分为夺占有利地区、实施集火打击、转入进攻三个阶段,旨在锤炼多国参演部队联合战役协同能力。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指挥员表示,中方参演部队与多国部队同台操练、陆海空协同作战,既检验了联合战役指挥员的指挥能力,又检验了实兵部队的联合行动、联合打击、联合保障等能力。外方参演官兵表示,中国军队展现了很高的战术素养和良好的协同能力,特别是敢打硬拼的战斗精神令人印象深刻。 ◆美国热衷于“门罗主义”那一套,搞强权政治和霸权霸凌,肆意破坏国际海洋秩序,目的是维护其海上霸主地位。美国在建国以来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,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;军费常年高居世界第一,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约1/4,相当于其后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。近来美国又提交了约8130亿美元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草案。常年维持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,美国才是对全世界构成“步步紧逼的挑战”。 2022年7月30日,南宁市在开展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份20混1标本异常,涉及武鸣区1名外来人员,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阳性,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观察。经诊断,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。 值得注意的是,报告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9个方面的本质要求: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实现高质量发展,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,丰富人民精神世界,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。涵盖了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。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谭晓东:从目前来看,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把邻水的疫情尽早尽快控制住,恢复到常态化状态。而从全国来看,未来在疫情防控当中,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眼光关注在大城市以外的县城乡镇上,这些地方的防控可能是今后,尤其是在常态化防控当中要关注的一点。因为和大城市相比,它的医疗条件、后勤保供、疾控能力,甚至核酸检测能力可能都相差甚远。而且在农村地区多数是老人和儿童,整个社会供应也相对匮乏。所以应该以邻水县的案例为警示,对全国来说,所有乡镇县级的防控,应该放到跟大城市预防聚集性疫情、预防规模性疫情同样高度上面。
美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, 外媒:“压倒性地强调与中国竞争”引发不同意见。。。。
资料图
【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】据路透社、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,美国白宫当地时间周三(12日)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,其中果不其然提到中国,声称即使美国要努力约束“危险的俄罗斯”,中国也被定位为其“优先考虑的、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”。然而对于该报告“每章都提与中国竞争”,美国国内有不同声音。
资料图
路透社介绍,这份48页报告一度因俄罗斯“入侵”乌克兰被推迟发布,但整体内容并未出现重大思想转变,也未出现新的重要外交政策原则。相反,该报告强调了一个观点,即美国的领导力是克服所谓“全球威胁”的关键。
关于这一报告中的中国部分,法新社称,拜登政府声称“将优先考虑保持对中国的持久竞争优势,同时约束仍然非常危险的俄罗斯”,还宣称“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,也逐渐拥有经济、外交、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日益推进这一目标”。此外,该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声称“未来十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”。
在强调“与中国竞争”的同时,据法新社报道,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当地时间12日介绍该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时声称,中国是美国目前面临的“最大地缘政治挑战”,但“美国不寻求让竞争转变为对抗或新冷战”。根据白宫网站发布的报告原文,这一新版战略称:“中国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,对全球共同挑战有重大影响,特别是气候变化和全球公共安全。美国和中国和平共存是可能的,可以共同分享人类进步(的成果)并为之作出贡献。”
资料图
关于拜登政府这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,路透社提到,美国国内也有不同意见。
路透社称,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·拉塞尔表示,虽然该报告与拜登此前提出的一系列优先事项相一致,“但经过21个月的酝酿,如今的战略已经很明显转变成压倒性地强调与中国竞争”。拉塞尔称,虽然该战略承诺避免仅仅通过战略竞争的棱镜来看待世界,但“与中国竞争(的内容)充斥在每一章节”。拉塞尔表示,该报告声称要建立最广泛的国家联盟以应对全球挑战,但如果没有中国合作,这将很难做到,报告也并没有表述如何能够确保得到中国的合作。
过去一段时间以来,美方在多个议题上表面上打着合作发展的幌子,暗地里却不断挑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对立。据外交部网站消息,今年2月22日,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表示,美方近期推出所谓新版“印太战略”,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,还试图把“以台制华”纳入美地区战略,这明显是在发出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。王毅说,中美有竞争也有合作,不能简单用竞争定义双边关系。美方一些官员鼓吹对华进行长期激烈竞争,很可能演变成中美全面对抗。中方再次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拜登总统作出的一系列承诺,不能说一套做一套,言而无信,不知其可。
延伸阅读:
媒体:王毅愿意在中方驻地见布林肯 说明中美还有得谈
好歹中美外长在纽约的会见,包括“就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”,包括“双方认为会晤是坦诚、建设性和重要的,同意继续保持沟通”,看起来还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。
文 | 海上客
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,从9月19日会见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,到9月22日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,大致数了数——前后进行了不下26场国与国之间的双边会晤。其中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、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亲自来会中国外长。
当地时间9月21日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纽约同正在出席第77届联大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 图:外交部网站
当然,王毅亦先后集体会见了海合会国家外长,会见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,会见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。
王毅还出席了“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”部长级会议并作主旨发言,出席第二届中东论坛,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特别代表出席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并致辞,出席乌克兰问题外长会,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。
此次联合国大会期间,王毅如此密集的外交活动,说明了什么问题?在海叔看来——
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,朋友很多,需要趁着联合国大会之时多加联络;
另一方面,也足以见到世界正逢多事之秋,许多问题,需要更多智慧来看待、解读,拿出各方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。而其间,东方智慧必不可少。
1
王毅到纽约,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。毋庸讳言,中美外交在此次行程中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。9月19日这一天,王毅不仅见了尼加拉瓜、古巴、巴基斯坦、法国、埃塞俄比亚外长,还会见了一位老朋友—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。
当地时间9月19日,王毅在纽约会见基辛格博士
王毅首先祝贺基辛格即将迎来百岁寿辰。之后谈及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、好朋友,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。
既然是见基辛格,当然得谈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和“上海公报”发表50周年。王毅也不避讳,如今的中美关系有些不那么正常的地方。他是这么对基辛格说的:
“中方赞赏博士始终对华友好,对中美关系抱有信心。希望博士继续发挥独特重要作用,助力两国关系早日重回正轨。”
也许有人会说,基辛格确实在中美关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,然而,他毕竟快100岁了。外加早不在位。如今无论他的名气有多大,他的影响力究竟还有多大?现在的美国当局者,是否会从善如流听他的?
尼克松之后,美国历任总统都曾请基辛格到白宫,请教外交问题,但拜登没有 图:《纽约邮报》报道截屏
海叔确实注意到,在尼克松卸任之后的几乎历任美国总统,上任后,都曾邀请基辛格博士到白宫,请教外交政策。可拜登上任至今,马上中期选举了,却没有理基辛格的茬。
基辛格博士也曾亲自吐槽。前阵子,在接受《纽约邮报》的专访时,基辛格提到,奥巴马也好,特朗普也罢,在上任总统之初,都对地缘政治了解不足。但他们边干边学,特别是奥巴马,很聪明。
基辛格呼吁,别与中国无休止的对抗 图:今年7月彭博社报道截屏
拜登上任之时,可是与奥巴马、特朗普们不同的。曾经是美国最年轻的联邦参议员的拜登,当过奥巴马任上的副总统。回想他在副总统任上,2011年访华,曾经跑到小吃店吃炒肝、炸酱面和包子。那也是个老外交了。
海叔要说,拜登再倚老卖老,在基辛格面前,还是小阿弟。基辛格可是跨党派的美国总统非正式外交顾问。如果拜登认为基辛格不再具有外交影响力,而继续对他的话置若罔闻,恐怕未必得到如意结果。原因在于基辛格并不是以权谋之力而见诸世者,他是在摆事实,讲道理。基辛格博士又不是“基辛格将军”。近日,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,他就分析了——美国不该无休止地与中国对抗。
基辛格甚至明说,“阻止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取得霸权地位很重要”。这当然是站在美国的角度看世界。但他认为,美中加剧对抗,将引发“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全球灾难”。
2
王毅在联合国大会期间,在多个场合展现了中国外交的魅力。譬如在9月22日于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演讲——用传统大国逻辑预测中国是严重的误判。
近日,郑和时代特别展在张家港博物馆进行 图:张家港博物馆网站
王毅特别进行了这样的比较——
“600年前,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就曾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进行洲际远航,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早。但是中国人没有搞任何殖民、杀戮、抢劫,而是给各国送去了茶叶、丝绸、瓷器。在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博物馆,左边展厅展出土耳其同中国交往的文物,主要是丝绸、瓷器;右边展厅是土耳其同西方交往的文物,摆满着剑、枪和铠甲。”
王毅举的例子,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,如果中国崛起,对世界带来的将是更好的和平与发展。“好战必亡”“国霸必衰”,这是中国的古语。王毅在美国说这些,意味深长的!
3
当地时间9月23日,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。这次见面虽然在纽约,可又是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。
当地时间9月23日,王毅会见布林肯 图:外交部网站
在海叔看来,王毅愿意在这里见布林肯,那说明中美之间还有得谈。 但也恰如王毅在对布林肯的开场白中所说,中美关系正处于“关键当口”,需要“止跌回稳”。
对于中国来说,最为关心的就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。这一点,王毅明白,布林肯难道不明白?其尽管在会见王毅时称,美国重申不寻求“新冷战”,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,不支持“台独”。但想来,中方不仅仅是听布林肯来背书的。美国国内,立那些干涉别国内政的非法之法;拉一些军舰到台湾海峡碰瓷、找茬。这样的事最好少干干。
至于即将百岁的基辛格之言,多听听,不吃亏!
不过,好歹中美外长在纽约的会见,包括“就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”,包括“双方认为会晤是坦诚、建设性和重要的,同意继续保持沟通”,看起来还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。这就不坏。